新闻动态

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期)在甘肃省兰州市顺利举办

2025-05-24


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期)

在甘肃省兰州市顺利举办

2025-05-24

为加强西北地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水平,2025年5月22日至24日,由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主办的“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期)”在甘肃省兰州市顺利举行。来自甘肃省人民医院的60余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甘肃)队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5月22日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柴尔青,医务处医疗应急办副主任祁晶,急诊创伤外科病区副主任柳少光,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范斌,院长助理董文龙,培训中心讲师黄乃琨、韦薇,以及全体学员共同参与开班式。开班仪式由黄乃琨主持。

开班仪式现场

范斌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面对突发事件的常态化风险,持续强化平急结合的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成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关键。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近年来积极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公开课项目,已成功举办三期,覆盖30余省份。本期培训班结合前三期经验,聚焦甘肃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资源分布广泛等特点,结合承担任务特点,针对性设计了理论与实训融合、贴近实战应用的课程内容。此次培训旨在全面提升西北地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是天津大学精品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在西部地区落地的重要实践。

范斌副院长致辞

柴尔青副院长在讲话中表示,甘肃省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甘肃)承建单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面对地震、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时屡次冲锋在前。队员参与此次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是甘肃省紧急医学人才建设的重要一步,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与高校、行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高效、协同的区域卫生应急网络。

柴尔青副院长讲话

本期培训为期三天,课程内容涵盖应急医学理论、应急医学救援、媒体沟通、预案编制等多个维度。在理论课程基础上,培训特别强化了实操环节的安排。野外生存技能培训使学员掌握在复杂环境中自我保护与资源利用能力;VR医学救援实训则依托沉浸式场景模拟,训练学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置与作业流程。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坊则根据甘肃省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突发地震灾害时伴突发中毒事件的复合场景,将理论与实操融合,检验学员在培训课程中的学习成果与能力。

理论授课

实操培训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坊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积极性高、反响良好,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普遍反馈,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实用性强,特别是通过多堂实训课程极大地提升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期)不仅为甘肃地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提升提供了实战化、系统化平台,也为天津大学与甘肃省人民医院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拓展合作维度,联合推进区域应急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为不断完善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体参训人员合影


文字来源/黄乃琨

图片来源/甘肃省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郭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