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理论实践深度融合,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应急管理理论第三期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5-08-23
近日,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导、应急总医院主办、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承办的 2025 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应急管理理论第三期培训班圆满落幕。此次培训延续了前两期的高质量教学标准,以理论与实践深度耦合为核心模式,为 30 余名来自应急总医院的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搭建起系统化学习应急管理理论、锤炼实战救援技能的专业平台。
开班仪式在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举行。仪式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培训四中心刘珈因主持,她首先介绍了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与核心目标,为仪式拉开序幕。随后,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艳发表致辞,她代表学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同时结合当前的救援形势,强调了应急医学救援人才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寄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学员代表侯淑敏上台发言,她以自身救援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对此次培训的期待,表示将与全体学员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全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最后,由此次培训班的班主任刘珈因老师宣读了培训期间的纪律要求,为培训期间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理论教学环节,课程聚焦应急医学领域核心要点与前沿方向,深入解读应急医学队伍能力建设策略,从队伍架构优化、人才梯队培养、装备配置升级等维度,为学员提供体系化的能力提升路径;同时围绕 “应急医学推动急救救援能力新提升” 展开专题研讨,结合近年重大灾害救援案例,分析应急医学学科在提升救援效率、降低伤亡率中新的科研成果;此外,还特别增设救援行动后的心理疗愈课程,邀请心理学专家讲解救援人员及受灾群众心理创伤的识别与干预方法,帮助学员兼顾生理救援与心理疏导,构建 “全链条” 救援认知。
实践训练环节则注重 “实战化、场景化”,全方位锤炼学员的应急处置与现场救援能力。在体能训练模块,教练带领队员们做耐力跑等体能训练,强化队员在高强度救援环境下的身体支撑能力。
救援行动野外生存和自我保障课程中,专家现场演示野外水源净化、极端天气防护、绳结救援等技能。
应急救援现场帐篷搭建训练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帐篷的搭建,提升野外临时医疗点快速部署能力。
突发事件现场急救技术训练则聚焦创伤止血、骨折固定等实用技能,通过模拟伤员伤情,让学员在实操中熟练掌握急救流程。
此外,学员还前往应急管理部全国应急科普教育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 VR 模拟、实物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典型火灾事故的成因、蔓延路径与应急处置流程,并在专业指导下练习灭火器使用、烟雾环境逃生等自救技能,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意识。
结业仪式上,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院长樊毫军首先发表致辞,他结合自身多年参与重大灾害救援的一线经验,生动讲述了在救援现场中,理论知识如何指导实战决策、实战经验又如何推动理论优化的真实案例,深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樊毫军院长对本次培训课程的实施效果给予高度认可,指出课程既覆盖了应急医学核心理论,又贴合实战需求设计了多样化实践环节,真正实现了学用结合的培训目标;他还特别肯定了全体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积极投入态度,对大家克服困难、认真学习、主动交流的精神表示赞赏。
学员代表侯淑敏分享培训心得,她表示此次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不仅系统掌握了应急管理理论与实战技能,更从专家分享的经验中获得了新启发,后续将把所学高效融入实际任务,守护民众生命健康。
随后,樊毫军院长与周艳副院长为考核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见证学员们的学习成果。
作为国家应急医学救援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实践,2025 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应急管理理论第三期培训班以理论结合实践为核心,通过多维度课程设计、高水平师资授课与场景化实战训练,既为 30 余名队员补足了专业能力短板,也为跨区域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此类培训的持续推进,将不断为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伍注入专业力量,助力构建更高效、更精准、更全面的应急救援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图文来源:刘珈因
编辑:郭嘉懿